特4邮票,全套10节体操动作,每节由4枚邮票组成方联,全套40枚。 如前篇纪6再版原版一样,这篇也是应邮友邀约写的文章。 肯定、一定、以及确定的是,99%会分辨特4原版再版的邮友,认为特4原版再版没有什么值得写,因为一眼就分得出再版原版了。 但是实际上,特4可是有尚未被注意,甚至未被绝大多数人发现的谜团的,而且还不止一个! 由于这个谜团一直没有解开,所以迟迟没有写就本文。在多次努力之后,发现要一时半会解开大家甚至都不知道的特4谜团,希望渺茫。与其待完全解开谜团再写,不如先把这个大家不曾得知的特4谜团先提出来。 首先,给邀约写特4的邮友介绍一下特4的情况。 一、特4印制背景 在筹划“伟大祖国“系列邮票的同时,邮政主管部门为了推进集邮发展,以及反映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成就,开始了多图案大套邮票的探索。 1951年11月24日,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,等9个单位发出《关于推行广播体操活动的联合通知》。 1951年11月26日《人民日报》公布《广播体操图解》。 1951年11月27日,邮政总局派邓连普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搜集有关体育资料,提出“拟印制有关体育图案邮票”。 双方洽谈决定以广播体操的动作为邮票题材后,孙传哲根据《广播体操图解》设计绘制邮票工作,但是在原图的基础上有所改变,《广播体操图解》上为男性,邮票图案则改为女性。票幅很小,单枚只有16 x 25. 5毫米。 1952年2月8 日,邮政总局将全部设计图26幅函送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,请代为审核校正。 1952年3月26日,邮政总局将有关印制事项通知供应局,其关于邮票图案的说明如下: 邮票图案,按照体操节次分为十节。每节有四图印制一色,即每一节四个图案分田字形排列使其成为一个四方联 (连),便于集邮(例如第一节之一、二图在上,三、四图在下)。在一个邮票版上用一色印制五百万枚,共十节印制五千万枚。 从这个给供应局的通知中要求为了“便于集邮”而排列成四方联, 可以清楚的看到,新中国初期百废待兴的时候,邮政总局对发展集邮业务的重视! 特4“广播体操”邮票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史上第一套多图案的大套邮票,也是到至今单套枚数第二多的。 总结一下 ①在发行“伟大祖国“系列邮票的同时,为了反映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成就,进行大套票探索; ②恰逢9单位推广广播体操,选题广播体操; ③为了便于集邮,做成四方联。 二、特4发行日期 1952年6月20日,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将正式成立,为了纪念这天,邮票最后定在该日发行。 为了能及时发行,采用了设计及印刷较快的平凹版印制, 承印厂家为上海华东区税务管理局印刷厂。 1952年6月7日,邮电部将一份样张寄送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,希望通过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,广泛介绍“当属创举”的我国第一套体育邮票。 1952年6月7日呈送样张,13天后的6月20日就是原定发行日了。虽然采用了速度很快的平凹版,依然印制不及。 1952年6月20日只来得及发行第一节四枚,其余各枚又再分为两次,分别在7月7日,7月23日发售。 总结一下 ①为了赶工采用平凹印刷; ②如果看到1952年6月20日的第2-10节的首日封,想都不要想,必假无疑; ③同样,如看到7月7日的大全套首日封,必假无疑。 三、特4原版与再版的区别 目前绝大部分邮友,主要采用了1955年7月22日《邮电部邮政总局关于再版邮票与原版邮票的区别的通知》原稿中,对特4原版再版的区分方法。 该原稿的原文如下: “(16)特4广播体操邮票:再版邮票纸张比原版厚;其他地方差别很少。” 对,没错,这个方法很好用。 再版纸厚,到底多厚呢?原版纸几乎透明了,很薄;再版的纸明显较厚。 如果用白色背景高清扫描原版,透明度更明显,正面图案的动作,清晰可见! 这也就是为什么99%的会分辨特4原版与再版的邮友都认为特4没啥可说的原因。 除纸张明显差异之外,刷色还是有区别的,原版与再版刷色差异很明显,尤其是第7节,第9节的刷色差异也很明显。 每节的原版与再版刷色都有细微差别,但是其他8节刷色区别,靠肉眼观察图片比较困难。 四、特4原版与再版的印刷厂家、印刷时间 原版印刷厂家:华东税务局印刷厂; 发行时间:1952年6月20日(第一节),2-10节发行于7月7日及7月23日; 再版印刷厂家:上海市印刷一厂;发行时间:1955.1.10; 再版的发行时间虽然为1955年1月10日,但是其实早就印刷好了,这一点与原版不同,原版是印好就发行,基本可以认为印刷完成时间就是发行时间。 再版的印刷时间: 上海市印刷一厂印制,1953年7月 至于为什么印制后拖拉了1年半左右才发行? 有前辈们给出以下解释: ①原版尚未用完,原版用完后再发行再版; ②违反万国邮联不能再版纪特邮票的规定,遭到国际社会谴责。 至于解释①,很容易否定掉,原因是再版票是为了集邮而发行,不是为了使用而发行。并非个人臆断,有证据如下: 1953年1月7日出版的《邮电部公报》第205号,刊登了浙江邮电管理局致邮电部邮政总局的一封公函,内容是有人反映纪念邮票停售后,向邮商购买邮票价格惊人:"以致减低集邮兴趣,因此希望邮局将停售的纪念邮票重行出售一次,以便大量推展集邮,同时也可限制邮商的操纵抬价“ 对此,邮政总局于1952 年12月25日复函称:右函请示事项,我们原则上已准备办理。惟实行日期及具体办法,应另候统一规定。希转复原建议人知照为荷。 这是邮政主管部门对重新发售已停售邮票的第一次公开表态。尽管说的是已停售票,但实际上与邮票再版颇有关联。 在制定1953年邮票发行计划时,邮政主管部门己对再版一批纪念和特种邮票问题作出了决定,并已报请上级部门批准。 1953年1月19日邮政总局报部审核的纪念和特种邮票发行计划中,有如下说明: “为开展集邮须尽速再版的一批纪念与特种邮票,无法挤入今年印刷合同中去,拟另行追加预算,另案分别委托原京、沪人民印刷厂办理。并尽量争取在上半年或更快一点印就,否则,将影响集邮很大。” 据此,解释①不能成立。 至于解释②,的确当时有国际社会发对的声音,但是,你觉得在那个时候,那种国际舆论有用么? 那是一个什么年代啊! 1950年10月19日----1953年7月27日,抗美援朝时期! 240多万人送到朝鲜半岛,用代差的武器抵住了16国的先进武器与庞大联军,中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,却也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 青山埋忠骨, 山河念英魂! 那个时候,还会听你瞎BB? 其中片段可参考该文:打遍五常射东风 我认为,之所以放到1955年1月10日发行,就是纯粹自己国内的原因,就是为了配合规划中的中国集邮公司! 1955年1月9日,中国集邮公司成立,第二天,1月10日,中国集邮公司开门营业,特4再版票发行! 五、原版与再版的发行量 先说结论:原版发行量:125万套;再版发行量:约175.9万套。 邮票目录中都不介绍 再版的发行量。有前辈在集邮刊物上写文章介绍是250万套。其实这不符合实际情况。 这种特4再版250万套说法的判断依据,是1952年1月19日, 《1953年度纪念和特种邮票发行计划》的附件。 但是这个计划,在1953年3月6日,做出了调整。 如果按照1952年1月19日计划中说的印量250万枚算的话,则与1953年3月26日修改后的发行计划相违背,显然每种250万枚的印量是错的。 特4再版的发行量,根据印刷前最后的调整,应该约175.9万套。这里不作展开,以后有机会再说。 最后,提出特4谜团 谜团1:超厚纸。 除了常见的再版厚纸,还有一种超厚纸,应该有常见再版厚纸的1.5倍厚,透光率很低很低。 把它放在手上,手感非常厚,甚至视觉都能发现其厚度超常。 方联是常见的再版厚纸,单枚是超厚纸。 为什么这个问题从来没有被人提出来过?超厚纸印制了几节? 超厚纸印制了多少数量? 谜团2: 特4再版票并不止一种刷色。 除了正常的刷色,还有一种厚纸,但是刷色像原版的。 左边是第七节的再版厚纸; 右边是第七节的,原版油墨颜色的,厚纸,纸张无老化,无氧化,刷色鲜艳,背面泛着光泽,全新全品未下水非人为的真票。不要告诉我它是再版通过光照或者化学药剂导致的变色,除非你能做出这样的效果。 这个原版油墨色的票,厚度比左边的再版厚纸还要厚一些,但达不到谜团1中的超厚纸程度。 可见它与1953年印刷再版体操的用纸并不同。 它到底是原版用了其他的厚纸?还是再版用了原版的剩余油墨?印刷了几节?印刷了多少数量? 根据官方资料所说,再版的纸厚,暂且当它是再版票。 如果有人也发现了这两个谜团,甚至了解情况,期待留言告知! |
底部导航 | |||||||
第一版人民币 | 第二版人民币 | 第三版人民币 | 错版人民币 | 清朝钱币 | 明朝钱币 | 元代钱币 | 金代钱币 |
第四版人民币 | 第五版人民币 | 错币交易平台 | 金银币收藏 | 钱币商城 | 西夏钱币 | 辽代钱币 | 南宋钱币 |
五代十国钱币 | 秦朝先秦钱币 | 错币成交价格 | 纪念币收藏 | 北宋钱币 | 唐朝钱币 | 隋朝钱币 | 汉朝钱币 |
手机版|小黑屋|金币收藏网 ( 冀ICP备09041150号-7 )
GMT+8, 2023-3-30 07:18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